美章网 资料文库 软件开发论文范文

软件开发论文范文

软件开发论文

软件开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技术;软件开发;应用

随着各种新型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对网络信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和广泛,系统软件的开发礼仪运用逐渐变成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巨大。现阶段国内对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初具规模,软件工程技术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系统软件的开发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进行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软件工程技术的合理应用能有效提高软件的质量,使其能更加人性化和信息化。为了促进系统软件的高效发展,需要研究在系统软件开发中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合理地运用软件工程技术,能真正地加快系统软件开发的研究进程,实现系统软件智能化和人性化发展。

1软件工程技术

1.1软件开发模型

软件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过去的软件开发有着根本性区别。通常来说软件工程主要包含开发过程模型、项目管理模型和组织公共模型等三个主要模型体系。在进行开发架构的过程中一般是为了研究软件开发的周期;在进行模型管理时,通常是为了对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以及管理体系的研究介绍;而组织公共模型是将上述两种模型进行有机结合,深入融合到整个软件的开发过程中,进而不断提高软件工程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具体应用。同时在进行软件开发时对人员的管理与材料的管理并不相同。软件工程技术主要是利用工程化的管理模式来完成对软件开发的有效管控。在进行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时一定要加大对软件开发中问题的把控,进而有效完成计划。

1.2软件开发过程的技术管理

一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软件工程技术时总是会出现较多的复杂理论以及大量结构上的内部问题。与之相对应的保密和管理工作能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涉及的科学技术相对较复杂。通常来讲在进行软件应用系统的开发时会存在两大局限:其一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差;其二是对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应用匮乏。

2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工程技术的作用

因为软件工程技术自身相对较复杂,其在应用到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比较困难。这就求相关软件工程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工作经验,在遇到开发难题时能进行有效解决,找出内在问题的实质以便于后期的开发,将整个软件开发的困难程度降低,进而有效发挥软件工程技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开发工程师一定要对传统软件开发模式有较为全面的认知和熟悉,在开发过程中本着严谨的态度,减少传统开发模式问题与不足的出现,通过多种形式的呈现,使得软件工程技术理论知识能充分运用于其中。

2.1构建科学的软件模型

一般来说,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这和传统的开发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和差异,采取专业的技术手段打狗开发模式以提升软件工程技术理论在具体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效率。对整个系统软件应用程序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对其开发周期、开发流程以及开发重点的有效评估,进而达到有效的软件开发模式,确保相关软件模型能发挥作用。对项目软件的管理及组织模式进行有效设计,确保软件开发的效率及质量,不断对软件开发模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更正和解决,从而有效保证软件开发进度。

2.2软件设计程序的研发

在软件更新过程中,一定要对软件的性能以及研究方向进行全面综合的预判,换言之就是更新的应用程序上要对过去软件呈现出包含关系。在开展软件应用程序的研发之前整体性地对软件设计者的具体要求和标准进行全面分析,可以高效快捷地结合使用者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应的整改,进而有效发挥软件应用程序的优势。同时还要加大力度组织相应的技术人员对有关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后期可以更好地为针对软件的不同需求展开针对性调整,有效保证软件的性能。软件开发及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开展的,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与用户的具体沟通,以便其在软件设计上能满足用户的具体要求。同时这也是软件设计的核心,及时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这种模式来不断优化和完善软件的具体功能,从而可以让用户真正感受到软件系统开发的人性化,进而有效提高系统软件的质量,确保用户的满意度,提高软件应用程序开发的高效性。

3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市场已初具规模,对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仍处于前期发展探索阶段,有许多还未解决的问题。软件工程技术作为软件开发的基础,只有加快对软件工程技术的有效应用,才能推动软件开发及应用的不断发展。同时,因为系统软件有着一定的复杂性,这也为软件工程技术的创新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从而不断改进和发展。相关软件工程师只有加强软件工程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真正实现软件开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歆冰.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工程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1):60.

[2]王丹丹,陈康.软件工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6):50-51.

软件开发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各项技术得到了稳定的飞速发现。而随着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互联网技术有了更多的需求,因此,需要对软件开发的技术进行创新,以开发出适应人们需求,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软件。而分层技术是软件开发当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创新要求,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动力。目前,分层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技术水平也与初期相比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科技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技术的发展才是未来的可发展之策。因此,对分层技术在现阶段软件开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思考分层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之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层技术的内涵和特点出发,探讨分层技术在现阶段的软件开发中的优势,并对分层技术未来发展提出思考。

1分层技术的简介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相对应的软件开发技术的更新迭代也十分之快。为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软件开发技术一直都在发展和完善当中。而分层技术作为软件开发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在许多方面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纵观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发展历程,主要是从单层技术发展到今天的五层技术,分层技术的系统不断得到完善,带动着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的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过去传统计算机软件开发主要是针对于单项业务的处理,但是随着计算机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只能分层技术能满足这样需求。在软件开发中分层技术主要是将待解决的问题分成几个部分,并根据划分的不同部分的问题在相应的层面上解决,而分层技术所划分的各个层次不一定相互之间有联系,但是一定具有十分层级关系。要实现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目标都离不开分层技术的应用。

2分层技术的作用

使用科学的方法使用分层技术,可以使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得到有效的扩展。分层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划分。使得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效率和功能都得到有效的提升。由于分层技术可以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划分,那么,在软件开发当中就可以针对某个功能层及其关联层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在使用分层技术不仅仅能提升软件开发的效率,也能提高软件稳定运行的可靠性。在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在原有的系统上进行改造可以大幅度减少计算机软件开发所需要的时间,同时保证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新产品具有稳定可靠的功能性。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也可以利用现有的软件,通过分层模式中的相关接口,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软件开发自动化。

3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分层技术的应用

3.1双层技术应用

在初期的软件开发阶段,大多使用单层模式进行软件开发。渐渐地,相关领域认识到单层模式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对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相关领域在计算机软件开发项目中投入大量的资源,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双层技术被引入到计算机软件开发中,有效的解决了计算机软件开发效率低,开发的程序运行速度慢卡顿等情况。双层技术在用户客户端和服务器方面很快体现除了巨大的优势。双层技术可以对计算机软件开发进行到某一个阶段之后,对原有的客户端进行升级,从而使用户体验到更为系统和全面的功能。双层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优化用户体验。

3.2三层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双层技术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了。因此,在双层技术的基础上加以研究和探索,最终实现了三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三层技术能十分快速的适应当代的服务器的现代化发展,并且引入了可以存储数据的新功能。对计算机网络访问的效率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三层技术也处理多个层面的问题,比如业务处理层,数据层和界面层等多层内容。三层技术主要是对各个层面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向相关的层发送请求,并由相应的处理层来完成分类和处理工作。除此之外,三层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解决计算机系统运行的负担,整体提升计算机的运行效率。

3.3四层技术应用

就四层技术的本质而言,四层技术并未做出太多创新性的发展,某种程度上来说,四层技术在三层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完善。四层技术与三层技术不同的是四层技术中加入了数据存储层和WEB层。而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目标就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在对四层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当中,依然会通过业务处理层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然后通过WEB层进行数据之间的传递和交换。通过数据处理层来确保信息的二次传递,最后利用数据存储层将各项信息记录下来,为未来计算机软件的完善和升级得到有效的依据。

3.4五层技术应用

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环境,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机构也有所不同。尤其是面对一些特殊的操作环境和数据,就需要软件开发工作人员在四层技术的基础之上,将原本的数据层再次划分为两层,被称为资源层和集成层。目的是使计算机能够稳定高效的运行。在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过程当中,可以使用五层技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细致划分。到目前为止,五层技术只能在J2EE环境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在三层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其中包括资源层,集成层和客户层等。

4分层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优势

在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应用分层技术,可以开发出质量较高运行稳定的计算机软件。在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对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构建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在借助分层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软件设计效率,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开发需要的时间,同时也能确保最终软件开发的质量。根据分层技术将软件开发设计分为模块进行,借助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实现计算机开发算法的有效性应用,以达成实现软件特定性功能的开发目标。分层技术是实现计算机软件开发功能多元化的重要技术。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技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信息化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应用的单位也越来越广泛。因此,人们对计算机的功能又衍生出了许多新的需求。满足人民的功能需求而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是计算机领域共同的发展目标。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分层技术对满足用户多方面需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层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提高计算机软件的性能,计算机软件运行效率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目前阶段,分层技术仍然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当中,不断将分层技术进行优化,提高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赵金金.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9(09):48.

[2]邹珺,刘婷,范志勤.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农家参谋,2019(07):235.

[3]李远英.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02):13-14.

[4]肖嘉.论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信息科技,2019,3(01):93-94.

软件开发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是当下互联网时代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并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文章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技术的含义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介绍,进而使读者对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及其应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应用

计算机现如今在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社会的发展,提升了现代人生活的便利程度、转变了现代人生活的节奏、满足了现代人生活的需求,现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所离不开的产物,这需要计算机软件技术要不断的发展,不断满足现代人越来越高的需求,使人类的社会得到造福。

1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梗概

所谓计算机,其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计算机的软件又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计算机能够工作的基础,应用软件是用来处理计算机各种问题的,使用户生活方便的软件。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有几种典型的开发方式,包括以下3种方式:①生命周期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最为典型的开发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时间进行划分,严格定义每一个时间段的开始和结束,然后对软件的周期进行细化和确定,但是由于其理论严密,定义和说明量过于庞大,对于一些概念模糊的并不适用。②软件原型化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原型化系统的各个阶段进行研究,从而可以确定软件的要求和概念,再对概念和要求实现系统的原型化构造。③自动化形式系统开发法:首先需要知道所需软件的要求和内容,然后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对其进行分析、设计编码,最后完成开发,这种方法是最高效的,也是当下技术中最为先进的方法。

2我国当下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

当下的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于国家的支持,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也有了巨大的突破,但是相比较于世界的顶尖水平,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仍然有巨大差距:①我国缺乏核心技术,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计算机的发展起步晚、开发人员水平相对较低,技术创新也较少,没有强大的核心技术,因此造成我国开发的软件不能跟上现在世界顶尖水平的脚步。②人才结构不平衡,我国并不缺少基础软件的技术人员,但是对于高等级的技术人员,我国十分的缺乏,只能使用高额的费用来引进高素质的人才,这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③产品体系不好,我国的软件产品并不是一个品牌技术,使得我国软件产品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结构体系。④开发环境不良,我国现阶段对于硬件的投入远大于软件的投入,这阻碍了软件技术的发展,许多人认为与其花钱去研究开发软件,不如直接花钱买,既便宜又省时省事,殊不知这样不仅阻碍了我国软件技术的发展,还使我国永远也接触不到核心的技术,软件技术发展受制于人。

3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

(1)表现形式。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缩短用户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全球资源得到共享,可以使用户之间可以方便的交流和沟通。利用网络和软件把用户联系到一起是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主要形式。同时利用软件平台,让用户可以更加广阔的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处理,这不仅可以简化用户的工作,还可以加快信息化时展进程。目前,计算机软件中已经加入了移动通信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这使用户的信息数据处理更加方便,不仅使计算机软件技术得到了发展,也使用户的操作简化,从而更快地进入信息化。

(2)应用分析。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根本目的就是可以让用户方便的使用各类软件,对于一款软件是否好用,只需要考虑其是不是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软件是为了用户而设计的,所以方便操作,具有稳定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是其应具备的特点。当下的许多软件都对系统的版本和浏览器安全等方面有要求,兼容性差,这不仅使操作变得复杂,更是不利于软件的广泛应用,盈利效果显而易见。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技术应用一直都受到开发技术的制衡,因此在开发软件的时候,开发人员一定要牢记为用户服务是第一宗旨,要结合用户的需求和实际的情况进行开发,使软件在应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得到保证。

(3)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计算机软件技术服务的对象是用户,如果用户对一款软件不满意,那么这款软件毫无疑问会被淘汰,会被其他同类软件所替代。所以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符合用户需求的,是应该让用户满意的。以下几个方面是未来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主要方向:网络化: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和使用离不开网络的承载,网络化不仅缩短了全球的距离,也使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使用网络来进行互动交流,所以网络化是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第一追求,通过网络化,可以使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加快,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传递,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智能化: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者是用户,而用户却并不懂深奥的计算机技术,一旦出现问题,用户是没有能力来进行自我维护的,这就要求计算机软件能够自我维护,即使用户没有按照规定的方式操作软件,软件也不会陷入崩溃和瘫痪,智能是第一要素,只有智能的软件,用户才会使用的更加顺手、舒服,软件的生命力才会得到提升。多元化服务:当下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对于计算机软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当下的计算机软件有更好的网络服务质量、服务形式和服务手段,只有具备多元化服务的计算机软件,民众才会对其“情有独钟”,这样软件才能推动自身的发展,获取更大的利益。

(4)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在当下计算机软件飞速发展的前提下,软件和硬件的协调发展是当下的要求,所以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研究重点应该做到以下3点:①做好中间件的研究。中间件是支持系统运行、高层开发设计软件、调整运行等方面所不可或缺的软件,是一种工具,是可以为以后的开发技术研究提供巨大的便利。②网格系统的建立。通过网格,可以将计算机的各种数据、各种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提升信息资源的安全程度,加强网格系统的建立,可以使信息的安全化得到保障。③新技术开发。新技术是新鲜的血液,是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中所需要注入的,通过引进、走出、教育、培训、改革等一系列的手段,提高软件开发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使新技术的突破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得到保障。

4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流行,计算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当下社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因此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是当下社会网络信息化的必然,计算机软件也必将广泛地应用,这就需要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支撑。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是计算机长远性发展的前提,只有这样,计算机才能提升其本身的社会价值。与此同时,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切记要以人为本,更要因地制宜,因为各地区的人性格、生活习惯、甚至对于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的需求都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是实现计算机软件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必需要求,这样才能推进社会信息化的建设。

作者:刘姝虹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第二篇: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分层技术的运用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分层技术由三层提升到了五层。本文首先对分层技术的定义与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探讨金属加工过程中,该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分层技术实践应用,主要包括三层技术、四层技术以及五层技术的实践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关键词:金属加工;计算机;软件开发;分层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金属加工企业开始重视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在金属加工方面,分层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在软件开发方面占据重要竞争优势。如果想要对该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必须了解分层技术,软件开发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分层技术先进性[1]。因此,本文研究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分层技术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1分层技术的定义与特点分析

1.1分层技术的定义

分层技术实际上是物理学领域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综合体,该项技术不仅仅涉及计算机软件领域,同时还包括物理学领域的分层。分层技术具体指的是将内容不相同的解决方案分别放置的对应的层次上,以此来保证层次的差异性,接下来将这些不同的层次统一密封到一个系统当中,并且这些层次具有平等的级别。

1.2分层技术的特点分析

(1)通过使用分层技术,可以使得软件具有一定的扩展性,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延长软件的使用寿命。针对比较复杂的系统,利用该项技术可以将其合理分解,按照功能的不同,分成多个层次,在对软件进行改造操作或者更新操作时,对需要改动的层次进行相应操作即可,这样不仅缩短了时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成本。

(2)提高改革的效率,缩短开发时间。部分软件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在改革时可以选用分层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效率,同时还能够缩短开发所用的时间,在保证软件质量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所需成本。

(3)有助于软件的再次使用。分层技术通过使用自身的模式可以定义功能层次接口,与此同时,软件在使用该项技术以后,可以自主完成开发操作,从而使得接口的无缝对接得以有效实现。

2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实践应用

2.1三层技术的实践应用

三层技术主要由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以及表现层组成,对应的英文表示方法分别是DAL、BLL以及UI。该项技术在双层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于发展,使得工作效率有所提高,目前很多领域都在使用这种技术。其中,UI的压力主要依靠BLL来缓解,BLL主要处理一些关于逻辑关系方面的工作,从而减小UI的工作量,使其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使用界面,将人机交互功能充分体现出来。为三层技术的实际运行过程。使用UI来获得用户的相关需求,接下来将这些需求发送至BLL,BLL在接收到需求信息以后会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保证这些信息的形式能够与数据库形成一种匹配关系,信息经过处理以后发送至DAL,DAL会将用户需求的反馈信息送回至BLL,信息经过业务处理层使得其形式得以有效转化,从而满足用户的相关需求,最终通过UI将信息返回至用户端,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反馈过程。与双层技术相比,三层技术可以使得数据分析的压力有所降低,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数据访问间的接口主要依靠DAL得以实现。通过使用抽象方法可以获取IDAL模块,该模块比较独立,不依赖具体的数据库,有助于数据库的迁移。DALFactory模块主要针对DAL对象进行管理,有助于BLL对其进行访问。IDAL接口的实现不仅需要OracleDAL,同时也离不开SQLServerDAL,不仅可以对数据库进行Delete操作、Update操作,同时还可以对数据库进行Select操作、Insert操作。在三层体系当中,应用服务器与用户界面也许不会同时应用到同一个设备当中,这就引发了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问题,也可以将这一问题理解为层间的交互问题以及通信问题。目前,可供人们选择的分布式远程访问技术非常多,例如CORBA,在Windows平台当中,可以使用DCOM,经过COM+,最终达到.NetRemoting以及.NetWebService等。远程访问技术的选取也非常重要,所以在构建系统框架时需要将这一问题考虑到其中。

2.2四层技术的实践应用

在web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三层技术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四层技术应运而生。在三层技术的基础上,四层技术添加了封装层。该项技术的使用与web层选择的路径息息相关,可以体现web技术的先进性。如果用户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处理的过程比较复杂,那么web层就会直接将信息发送至数据层,从而使得问题简单化;如果用户的数量比较多,那么通过web层就可以将信息传送至业务逻辑层,在对信息分析并处理以后,将其返回至数据层,从而使得工作效率有所提升。

2.3五层技术的实践应用

在四层技术的基础上,五层技术主要将数据成为两个层次,分别是集成层以及资源层。目前,还没有对五层技术进行相应完善,该项技术应用的范围也不是很广。客户层界面是信息发出的位置,通过SLB传送至HTTP服务器,该服务器位于web层,通过多个HTTP服务器的使用,位于业务层的应用服务器可以获取相关信息,应用服务器的数量随着信息种类的增加而增加,接下来由位于集成层的数据访问服务器来接收信息,要求该服务器的数量不得多于上一级服务器的数量,最后信息达到storage,使得传递过程得以完整。

3结语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软件开发技术有所完善。根据用户的需求以及网络环境的复杂性来对计算机软件开发进行不断细化,在整个细化过程当中,分层技术的作用至关重要。该项技术的使用不仅使得软件开发的效率有所提高,同时减少了开发所需时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开发成本。

参考文献:

[1]徐爱兰.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分层技术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1(24):162-163.

[2]曲颖.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浅探[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3(7):133-136.

作者:周一凡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第三篇: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探究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计算机应用中分为硬件和软件,这两者共同对计算机的应用进行配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计算机的应用软件技术是保障计算机正常运行重要的基础,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概述了关于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探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信息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完善,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也迎来了信息化时代,让计算机技术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对社会的经济,教育,医疗事业做出贡献,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被普遍应用。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作为计算机技术的核心部分,为完善计算机资源配置,提高计算机的性能,使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进行探讨。

1计算机应用软件概念

计算机分为硬件和软件,而软件是支撑计算机正常运行的重要力量,而在计算机软件中又可划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主要是指操作系统,该系统是保持计算机协调的重要部件,比如现在常用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7、Windows8,以及近来更新的Windows10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对于计算机来说是保持计算机正常工作的部分。应用软件则是操作计算机的必要软件,其形式主要是以程序出现,例如计算机常用的办公软件,图形软件,还有图像浏览器等等,这些应用软件的功能是让计算机各个部分之间进行建立一种紧密的联系,并能通过这些软件进行协调,让计算机进行有序的工作。计算机应用软件在开发过程中是以特定的数据,字母,字符或代码进行编写并以书面形式体现在计算机中,这也是计算机在运行中所必须的程序。

2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

计算机应用软件通常是运行在计算机的系统中,并且需要服务器的运行支持,还需要自主运行,而小型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工作较为简单,一个人单独也是可以完成的,而大型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则是需要多数人的配合协作,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原则进行规范性开发,并需要定期对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进行维护与管理,保证客户的正常运用。因此,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技术大致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2.1生命周期的开发技术

生命周期开发技术则是在时间上将应用软件的开发技术分为几个不同周期,为软件的开发工作制定合理的计划,应用软件的生命周期开发技术主要是针对应用软件的问题定义与规划,软件需求进行分析,对软件进行设计,对程序编码进行测试,做好上述准备之后需要对软件的开发运行进行维护,保证计算机运行正常。这类软件开发技术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人员与计算机应用系统要求较高,通常用在大型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上。例如电子商务行业中需要对电子商务的应用程序软件进行开发,在软件开发之前应首先调查企业的需求,并对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再进行软件开发,并在软件开发后期,需要定期对软件进行维护与更新,适应企业的发展条件。

2.2原始型开发技术

原始型开发技术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建立软件模型,并逐步修改的过程,直至满足客户需要,最后对开发的计算机软件进行测试,检查软件中是否含有漏洞,并进一步将计算机软件进行完善,在客户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定期维护工作,对软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满足客户对计算机软件正常使用的需要,保证计算机软件的正常运行状态。这类开发技术一般是小型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软件开发的规模比较小,功能较简单,对于系统的要求并不高,比较适用于对信息的管理,或是对事物进行处理。原始型开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为客户减少了风险投资,且软件开发技术较为简单,为企业或个人减少投资成本,还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2.3自动型系统开发技术

自动型系统开发技术是在原始型开发技术上的提炼,根据某种软件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反馈,开发人员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与程序编辑,让被开发的软件进行自动编辑,这种方法更为简单,有效,但在软件开发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开发人员进行调试工作。该软件开发技术能够有效缩短软件开发的周期性,提高了应用软件在开发时的工作效率,为软件开发技术带来了便利,促进软件技术的发展。

3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应用软件在计算机的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不断提升计算机的性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在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根据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三种技术方式,生命周期开发技术,原始型开发技术,和自动型系统开发技术,通过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性质和功能的判断和分析,严格按照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规范执行,并定期对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维护,以确保用户能够对计算机相关应用软件的正常运行,也是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质量和开发的效率,未来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技术定能设计出一种高效,简单便捷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并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为我国的科技技术做出贡献,推动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伟.浅论新时期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3):80+82.

[2]申红.关于新时期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22):155.

[3]鲁辉.探究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及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6):54-55.

软件开发论文范文第4篇

省属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多脱胎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上受限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培养模式。部分高校甚至于采用同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实施无差别培养方式,这一根本性原因带来诸多问题。

1.人才培养方向目标定位不清晰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应当仅限于软件工程师的培养。软件工程具有极强的工科属性,其人才培养,除软件工程科学硕士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一样,可培 研究型人才外,专业学位应当清晰定位于培养具有软件工程必备基础知识,在软件工程某一领域具有较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工程师。

2.师资比较缺乏,尤其是双师型师资缺乏

软件工程正式成为独立的学科时间相对较短,软件工程师资大多来源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胜任软件工程基础课程,但这部分教师往往缺乏工程实际经验,在教学中往往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省属高校十分缺乏来自软件企业一线的项目经理以上的技术管理人员充任实践课程教师。

3.培养模式陈旧,不适应国家教育部要求

由于全日制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2009年才在全国开展,很多高校沿用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忽视了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中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未能很好地开展专业实践教学。

4.课程设置陈旧,不适应软件企业的人才需求

大多数高校软件工程研究生课程设置大多套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未体现软件工程学科特点。原因主要是因为师资缺乏、招生规模较小,出于节约培养成本的考虑。

二、一种实用的软件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解决方案

四川师范大学作为四川省属高校中最早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本科生培养的院校之一,在软件工程工程硕士培养的诸多问题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与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适合于省属高校软件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同类型高校提供人才培养的借鉴。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重点需要解决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流程规划与控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还需要解决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一关键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

软件工程学科正式确立的两个标志性文件是2004年IEEE推出的软件工程知识体(SWEBOK)和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SEEK)。两个文件内容相近,都包含了软件工程核心类的知识领域、基础类或前导类的知识领域,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软件工程研究生的培养从原则上说应遵循上述两个文件,围绕上述知识领域进行教学。但由于这两个文件将软件工程的知识体系划分为知识点,各领域之间必然存在重复和交叠。在课程设置上无法照搬上述两个文件。以SEEK为基础,我们对软件工程的课程设置进行规划。整个课程设置被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工程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软件工程核心课程、扩展课程和实践课程,如图1所示。课程开设顺序大体按照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开展。其中,工程基础课程提供软件工程所需数学理论基础、外语能力培养、软件工程文档写作、论文写作基本功训练。计算机基础课程提供软件开发必须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如网络、算法和数据库知识。

相对于本科课程而言,此类课程讲授内容更深入全面。软件工程核心课程设置了高级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三门课程。高级软件工程侧重于软件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开发案例分析。软件体系结构侧重于结构风格、案例研究、共享信息系统、结构描述、结构的分析与评估、特定领域的软件体系结构和流行的软件体系结构等。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着重于软件质量的改进,讨论如何提高软件质量的方法。扩展课程包含系列领域知识课程,研究生可根据研究方向选择两门;软件开发工具讲授最新流行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所需要的软件工具的使用,以实践教学为主。软件开发新技术研讨课程以讲座形式开展,教师和学生均可作为一个专题的主讲。实践课程包含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和毕业设计三个环节。

2.培养流程与实施

教育部明文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原则上为两年,同时要求应届本科生进行专业实践不少于一年。一般来说,研究生在校课程学习时间应有一年左右,加上专业实践的一年,如何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在两年内完成培养环节成了一个现实的重要问题。我校以周为单位制定了四川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流程,如表1所示:上表规划了研究生培养中的几个关键环节,依次为报到入学、课程学习、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开题、毕业设计、论文写作和送审答辩。第一学期研究生主要是课程学习,同时在校内导师指导下开展文献阅读和编程能力锻炼。第二学期前半学期结束理论课程的学习。后半学期和暑期开展校内实践和毕业设计开题工作。第三学期研究生到实习基地进行校外实践。从第二学期后半段和整个第三学期,学生在专业实践的同时,需完成毕业设计。从第二个寒假开始直到第四学期前六周,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从第七周开始,进行论文修改、、盲评和答辩工作。

从培养流程表可以看出,这种安排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理论课程学习安排在一个半学期完成,二是实践课程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研究生理论课程学习任务并不重,完全可压缩到一学期半,同时可为实践提供更多时间。校内实践非常有必要。由于是省属高校学生大多能力一般,为保障学生进入企业能融入研发团队从事技术工作,必须先期培训其实践能力。这种安排时间较为紧凑,也比较合理,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侧重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也在两年的学制内确保了研究生的实践时间不少于36周。

三、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软件开发能力是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必备的核心能力,其能力培养既是对前端课程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后端毕业设计和就业的必然需要。我校将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融入了众多环节。从前期的实验型课程教学,到中期的校内实践、再到后期的校外实践和毕业设计。实验型课程教学解决软件设计开发的基础技能,校内实践解决中小规模软件设计开发能力,校外实践和毕业设计解决中大规模软件设计能力。

1.实验型课程教学

包含软件工具的使用训练、软件开发环境的搭建、软件开发案例分析和新技术研讨。软件工具的使用训练学生单个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如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开发文档化软件Rational、软件测试工具LOADRUNNER、QTP、TD等。由于这些工具结构分散,还需进行开发环境的搭建训练。开发环境搭建训练内容一为搭建基于微软的VSTS和VisualStudio的开发平台,适合.net方向;内容二位、为搭建基于IBMRSA和Eclipse的开发平台,适合J2EE方向。软件开发案例分析中研究生将自己放在决策者的角度来思考项目所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应对能力。新技术研讨促进学生或主动或被动地掌握了一些新兴技术,拓宽了技术领域。

2.校内软件开发实践

采用项目驱动形式开展。要求研究生必须申报各类实际的软件开发项目,如四川省苗子工程、学校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学院研究生科研创先项目。研究生可组织本科生参与项目实施,但必须任项目组长,在项目中担任核心角色,完成软件需求文档审定、软件架构设计、软件详细设计、大部分编码工作、测试方案制定等重要工作。

3.校外软件开发实践

在上述环节经历后,研究生已经掌握中小规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能,此时将研究生派到实习基地,实战参与企业软件开发项目。其实践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负责。前期技能的培养已保证研究生胜任企业中一般性的软件开发角色。

4.毕业设计

研究生在校内和校外实践的36周中,还需要同时进行毕业设计的开题、实施。研究生可结合企业实习工作完成毕业设计。专业实践的考核分为定期汇报和实践环节结束汇报两种形式。研究生应每隔两个月集中汇报一次实习期工作心得,取得的成绩等。实践结束时在全院公开汇报,其成绩作为实践课程成绩。

四、结论

软件开发论文范文第5篇

1.1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通过产学研基地的建立,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强实践经验的交流,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按专业知识需求加快对国内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改善教师的学源结构,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邀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到学校兼职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2教学改革

1.2.1整合教学内容针对上述课程内聚度较低、课程间耦合度偏高,导致课程系列连贯性差,教学内容交叠现象严重问题,对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接口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与整合,对系列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进行了探讨,整合系列课程涵盖的课程内容,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实验课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1.2.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破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教学模式,始终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组织教学,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案例法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向学生传授最新的、实用的专业知识.

1.3建设产学研互助平台

1.3.1建设实习基地建立示范性实习基地,学生通过参观和接受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拓宽视野和专业知识面,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找准定位;建立合作培养实习基地,让学生参加基地项目活动并接受小规模的软件系统开发实训,锻炼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专业技能.

1.3.2参加实训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把企业生产研发项目引入教学,校企共建项目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教学项目与生产性项目实训,强化学生软件设计的就业能力的培养.

1.3.3完善实验体系按专业需求特性划分,完善实验室的建设,使其提供的实验能有效地覆盖实验教学环节的多种实践能力的要求,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使学生能充分使用实验室设备,编写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验教学指导书,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订制关键过程

在培养方案的设计框架中,以课程系列作为关键过程,一方面体现了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各课程知识之间不必要的重复,便于按照项目生命周期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和做.关键过程是学生能力培养,其要点如下:

2.1基本个人能力

2.1.1数学系列软件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为此需要计算机应用人员具有良好的数学建模能力.主要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

2.1.2计算理论系列计算理论系列课程是指运用计算机进行软件开发所需的计算数学知识相关的课程,是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基础.主要课程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和编译原理等.

2.1.3计算系统系列计算系统系列课程是指与进行软件开发所需的软硬件系统基础知识相关的课程,是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基础.主要课程包括: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系统、信息系统基础、计算机系统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等.

2.1.4工程实训系列通过工程实训系列实践,掌握应用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软件应用的综合分析能力.主要课程包括:工程实训、毕业实习、综合论文训练等.

2.2人际能力

2.2.1人文素质系列软件是知识密集型的产品,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通过人文素质系列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协作沟通交流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主要课程包括: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及全校选修课等.

2.2.2外语系列软件人才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通过不间断的外语教育,强化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为学生了解IT文化奠定基础.主要课程包括:基础英语或日语、英语或日语听说.

2.2.3创新创业系列创新创业是工程教育的高级阶段,也是工程教育的目标之一.通过创新创业系列课程,使学生了解学科应用的前沿技术和理论,掌握创新的思维方式,知晓创业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主要课程包括:软件工程前沿与创新、科技发展与创新等.

2.3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建能力

2.3.1开发工具系列开发工具系列课程是指与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所需的程序设计语言、开发环境等知识相关的课程.主要课程包括:C/C++程序设计基础、可视化程序设计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编程与设计、用户界面设计与评价和软件测试技术等.

2.3.2基础设计系列目的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加深对专业的初步认同,培养学生对基本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能力.主要课程包括:C/C++程序设计实践、软件实用技术实践Ⅰ和软件实用技术实践Ⅱ等.

2.3.3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软件工程技术系列课程是指与进行大型软件开发所需的软件项目开发技术知识相关的课程.主要包括:软件体系结构、大型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架构平台技术、高级3D动漫制作、3D游戏开发、游戏架构与策划、硬件描述语言与数字系统设计、嵌入式DSP软件开发等.

2.3.4专业设计系列实践通过专业设计系列实践,学生能够利用专业的开发环境和工具,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应用软件项目的设计与实现,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主要课程包括:软件工程工具与环境实践、应用软件设计技术综合实践等.

2.3.5工程实训系列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环境下,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实际软件应用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主要课程包括:软件工程实训、项目实践等.

3质量控制体系

教学质量的保障,离不开质量监督机制.为了保证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化管理与控制,必须设计规范的教学管理和监控制度,其结构图如图2所示.

3.1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机构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系主任全面领导教学管理,第二部分是教研室负责专业建设工作,第三部分是系成立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学工作专家组负责专业建设及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的指导与监督工作.通过教学管理机构实施一系列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

3.1.1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学法活动制定了常规的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过程进行讨论,同一课程群的教师对课程内容和更新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学研讨,不断强化教职工的两个意识,即人才培养适应人才需求的意识以及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意识,并主动将这种意识贯彻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3.1.2采用各种方式督促教师的教学工作学校组织考评专家组听课,组织学生进行中期教学座谈会和网上投票等方式督促教师的教学工作.如江西理工大学采用多种方式督促教师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学校考评专家组听课和学生意见反映的情况来看,本专业教师上课的优良率达85%.近五年来,有8位教师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3.2教学监控制度

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教学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整个培养过程进行多层次评估,并将信息反馈到质量控制体系中,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与控制.

3.2.1课程教学的质量评估与监控考评专家定期对课程建设的质量、进度进行检查评估.对课堂教学和实验进行随堂听课.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情况、课后答疑、专家听课意见、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后续课程反映等情况,评价学生某门课程的能力和素质.使教师能及时获得准确、可靠的学习效果信息,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2.2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估与监控实践教学是与课堂理论教学并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好的教学方式.对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估与监控,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完成实验能力和实验报告的质量等方面.通过对实验前预习报告的检查、实验涉及的理论知识的检查、实验过程中实验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考察、实验结果的验收和成绩评定、实验报告的批改等,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核和指导,并及时与课程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沟通,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软件开发论文范文第6篇

HIT-NPSS的本科课程共分为4个学年、8个学期。学生前3个学年在校内学习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第4学年到IT公司进行工业实习,不同学年的课程具有不同的针对性。

1理论课程设置

第1学年以基础课程为主,包括基础理论类课程、专业基础知识类课程以及基本编程技术类课程。为了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还增设了C++程序设计以及程序设计实践2门课程。特别是,HIT-NPSS本科生第1学年还开设了IT职业道德、交流技巧以及IT企业管理3门管理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等职业素养。基于以上课程设置,学生在完成第1学年的学习任务后,能够扎实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提高交流和表达能力。第2学年以计算机软件系统类课程为重点。通过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理论基础;通过软件工程课程帮助学生加深对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理解;通过面向对象技术与UML、Java编程技术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等课程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和实践技能。此外,为了增强学生对现实IT工业领域的了解,该学年还开设市场营销学、合同法以及财务管理3门管理类课程,这也是HIT-NPSS课程体系的特别之处。第3学年是学生在校内学习的最后一年,完成第3学年的课程学习后,所有学生将到IT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工业实习。第3学年的课程主要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开设的课程包括编译原理、多核程序设计、面向服务的计算技术、用户界面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以及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等。由于软件工程领域覆盖面较广,按照个性化的教育理念,HIT-NPSS软件工程本科专业下设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服务科学与企业信息化、多媒体与信息处理以及嵌入式系统与软件4个专业方向,各方向按照培养学生相关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本学年还开设了软件开发过程管理、项目管理、商务谈判及知识产权法4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第4年的工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逐步工业化实践环节

为逐步实现工业化教育目标,HIT-NPSS在每学年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分别设置了以下实践内容:(1)大学生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为原则,在第1学期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以项目组形式自主完成软件研发课题。对于课题的选择,学院并没有统一规定,学生可以按照各自兴趣选题并分组。为了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创新研究,学院将为各组安排一名指导教师,对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创新项目,在第1学年结束前学院将对各组的创新项目进行评审,对前10名予以奖励。经过几年的实践,大学生创新项目已经成为HIT-NPSS一大文化特色。(2)短期企业实训。企业实训是HIT-NPSS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第2学年的第2学期,学生将被分配到指定的企业基地进行为期4周的学习和训练。整个实训过程以实际项目开发为主导,中间穿插工具类、职业规划类等培训课程,学生在IT企业环境中参与企业项目开发,体验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及交付使用的软件开发全过程。短期企业实训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企业实际项目、发现自身兴趣和不足的良好机会。(3)软件工程实践。软件工程实践在第3学年的第2学期进行,是逐步工业化教育的第3步,要求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在2周时间内完成一个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短期企业实训相比,软件工程实践过程中学生要独立完成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通过软件工程实践,学生的编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一般平台应用能力、流行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这也为第4学年的工业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3企业实习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第4学年将在IT企业实习中,完成具有一定技术难度和较大工作量的技术方案设计和软件开发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撰写)本科毕业论文。通过工业实习,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自学能力都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完成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软件产业人才的逐步转变。(1)双导师机制。HIT-NPSS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在IT企业进行至少一年的工业实习。为了保证课堂学习向工业实践的平稳过渡,学院不仅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实习基地,还要帮助学生确定指导教师。为此,HIT-NPSS提出了双导师机制,即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各选择一名指导教师,校外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软件项目开发,校内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撰写。HIT-NPSS要求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要基于其工业实习期间直接参与的软件工程项目,双导师机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填补不同领域的知识空白,还能够有效建立起大学和IT企业的沟通桥梁,保证学生工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2)实习监管方法。在双导师机制的基础上,HIT-NPSS通过开题检查、中期检查以及结题验收对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进行监管。在工业实习的前3个月内,学生必须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论文开题报告,即确定论文题目、主要内容以及关键技术等。在工业实习3个月后,学院将到实习基地对学生的选题情况进行检查,争取尽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中期检查将在选题后的3个月内进行,检查过程与开题检查相似,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展是否符合开题报告中的日程安排,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的问题与困难。此外,中期检查也是学院与实习企业交流学生实习表现、调整未来实习派遣计划的重要手段。结题验收是学生工业实习结束前的最后一次检查,一般在实习基地进行,在学生展示自己的工作内容后,由企业顾问和校方专家共同评估其实习情况。截至2013年,HIT-NPSS已有2937名学生在200家IT企业完成了工业实习。

4校企合作模式

为充分发挥企业在工业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HIT-NPSS采用多种模式加强校企合作。主要合作模式包括以下几种:(1)校企合作高峰会。校企合作高峰会以不同的主题每年举办一次,是高校和企业高层以及产业高级人员共商共计的重要平台,有效促进了校企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对全面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截至2013年,HIT-NPSS已成功举办了多届校企合作高峰会,累计邀请过220余家企业参会,并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金山软件有限公司、浪潮集团等50多家知名企业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2)校内工业实践基地。在广泛开展校外工业实习的同时,HIT-NPSS也与哈尔滨本地软件公司合作,在校内建立工业实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学生可在校内工业实习基地进入企业的项目组,参与具体项目的开发。目前,哈工大首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工大慧通新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省计算机网络与软件评测中心等公司已进驻校内实习基地。(3)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是校企合作的另一种模式,主要用于教学和软件开发实践,由软件学院负责提供场地和设备,由企业提供开发平台和各种工具软件,并由企业定期为软件学院的师生开设专题讲座,进行相关指导。目前,HIT-NPSS已与浪潮通用软件公司、金山软件股份公司和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的建立,为软件学院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工业化实践教学管理方法,实现工业化软件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4)学生俱乐部。学生俱乐部是由软件学院和软件公司共同支持的实践类学生社团组织。学生俱乐部依托实际项目、模拟企业真实经营环境,有效培养学生的IT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校企技术交流[3]。目前HIT-NPSS已组建起亦飞、零度、腾讯等7个学生俱乐部。其中,亦飞俱乐部由阿里巴巴集团支持在2003年创建;零度俱乐部由金山软件股份公司支持在2004年创建;腾讯俱乐部由腾讯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于2005年创建。(5)企业家论坛。HIT-NPSS于2003年发起了企业家论坛活动,主要形式是邀请国内外著名企业家到校进行讲座或演讲。论坛的宗旨是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把握领先技术、了解企业发展历程,以实现活跃校园气氛、开拓学生视野、树立企业形象的最终目标,同时促进企业与哈工大软件学院的相互了解与广泛合作。到目前为止,HIT-NPSS已经邀请了30余名知名企业家作为演讲嘉宾。(6)青年校友论坛。青年校友论坛是HIT-NPSS品牌活动企业家论坛的进一步延伸。青年校友论坛的演讲嘉宾主要是软件学院的毕业生,在企业工作2年以上。青年校友论坛是在校学生与学长们交流的平台,大家一同分享上学的心得、实习的体会、工作后的经历。青年校友论坛的创办宗旨是进一步落实学院的工业化教育模式,深化学院工业化办学理念。到目前为止,已邀请过10余名毕业生重返母校作为论坛嘉宾,青年校友论坛成为HIT-NPSS工业化教育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学生就业情况

在工业实习期间,很多学生便已决定毕业后加盟实习公司或合作企业。工业实习机制不仅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同时实现了高校和企业的双赢。一方面,高校能够与一流工业实践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机会;另一方面实习生可以成为实习公司的潜在员工,这不仅解决了企业的招聘难题,也大大缩短了企业新员工培训时间。经过9年的实践,哈工大软件学院已与一批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成为我国高校工业化实践的成功案例之一。根据统计,外资企业、国内500强企业、科研院所以及IT企业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每年到这些单位就业的学生约占毕业学生的90%以上。外资企业主要包括IBM、微软、AUTODESK、NEC、东芝、三星、摩根士丹利以及Oracle等企业;国内500强企业主要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航天科工集团、工商银行、华为、联想、神州数码等国内知名企业;科研院所主要包括各大部委和全军所属各研究单位、中科院、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科研单位、全国各高校;国内知名IT企业主要包括百度、腾讯、金山、用友、盛大、阿里巴巴和搜狐等著名IT企业。超过50%的毕业生由其实习公司或合作企业录用。

软件开发论文范文第7篇

软件工程不仅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也是其他相关专业,如信息工程、系统工程、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重要应用技术课程。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设计多是以软件开发类项目为主,整个毕业设计就是开发一个软件。为了更好地完成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中的软件开发过程是必需的。软件工程的思想正是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按照软件工程思想,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分为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几个阶段。在学生的毕业设计中以软件工程的思想为主线,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去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挖掘软件工程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价值,解决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软件工程的方法、技术和思想,更有助于提高软件类毕业设计的质量。

2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指导学生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过程中发现,毕业设计存在着选题难、任务重、重视编码、轻过程、项目无法完成等现象。设计过程中没有严格地遵循软件工程的开发方法,没有规范的软件设计过程,项目能否成功主要依赖于个人能力和个人努力,这种不正确的开发方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常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2.1选题的盲目性

选题是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初始环节,选题恰当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前提,但选题不当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学生没有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纯粹是为了完成学业而做毕业设计,选题没有一个确切的目标,往往是随便选一个题目,造成选题的盲目性,出现了选题陈旧、选题范围狭窄、选题偏大等问题,使学生抄袭、完成不了毕业设计的情况时有发生。

2.2缺少软件的系统分析

软件开发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系统分析,用来确定软件开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估算完成该项目需要的资源和成本,确定目标系统应该具备哪些功能,主要经历问题的定义、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三个阶段。软件的系统分析确定了用户需求,同时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具体的要求,引导开发者正确地构建系统。因此,对用户需求做出全面、正确的分析,对于最终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往往认为代码编写最重要,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阶段不重视,甚至没有系统分析,对整个毕业设计的完成造成了影响。

2.3软件设计过程杂乱无章

软件设计一般都要经历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阶段。而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开发的过程中,缺乏软件工程设计思想,跨越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直接进行代码的撰写;或者从代码反推出模块设计;甚至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边写程序,一边了解需求,程序完成了需求才确定。这种无序的软件设计过程,导致最终设计的系统杂乱无章、代码的重复率高、潜在?Bug多、系统的可集成性非常差、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或者系统无法运行。

2.4开发过程中文档不完备

根据软件工程学的基本原理,软件=程序+文档,可见软件文档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软件文档贯穿于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是提高软件产品开发效率、规范软件产品开发过程、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关键。但在实际毕业设计中,很多同学认为把程序代码编出来了,毕业设计也就完成了,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就是系统代码的复制,即只做出一个可演示可操作的系统,而忽略了软件开发的完整性、系统性。完整的毕业设计不仅包括可操作的系统,还包括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个文档资料。文档的缺失会降低软件开发的效率、影响整个软件的开发、使用和维护。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没有达到毕业设计的目标要求。针对当前毕业设计的现状和存在不足,笔者认为应用软件工程学的思想指导毕业设计,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3用软件工程思想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3.1以可行性研究指导选题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应立足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可由指导教师提供符合相关专业毕业设计要求的题目,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到社会、生产企业中寻求研究课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选题过程以可行性研究为指导,从课题规模大小、难易程度、学生自己的研究方向、爱好、学生的知识层面和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对于选择的题目是否能够解决,确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的可行性。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选报的题目来指导学生对该选题进行调查研究,明确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简要地写出关于问题性质、项目目标和项目规模的书面报告。可行性研究来指导毕业设计的选题,实质上是简化了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使学生对于课题的设计有个清晰的思路,为及时完成毕业设计提供了可能。

3.2重视软件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地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即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不仅指明了系统设计时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也是软件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阶段的主要参考标准。用户需求的获取是软件开发中最重要、难度最大的工作,它贯穿于整个软件设计过程,不仅要涉及到软件开发方面的知识、应用领域方面的知识,还涉及到与用户沟通的能力。在进行需求获取和分析时,为了及时、准确地获取,可采用软件工程中比较成熟的方法,例如访谈、实际调查、UML的用例技术等。需求分析在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起着桥梁的作用,确定了系统的需求,才能制定出软件设计的框架,保证毕业设计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后期开发过程的频繁返工,进而按时完成最终的任务。

3.3规范毕业设计过程

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一般是开发一个软件系统,实现一定的功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软件规模的大小、功能的多少,都应该严格按照软件工程中软件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步骤完成各项任务。要培养学生把软件工程的概念贯穿于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也就是说,让学生把开发软件的过程看成是盖一栋大楼,修一条公路的实际工程,用工程化的思想指导毕业设计,确定完成课题的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注重软件类毕业设计的过程,而不是学生所认为的毕业设计就是编程序,代码调试通过即可。通过工程的概念规范毕业设计过程,让学生明白开发一个软件系统一般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必须严格遵循软件生命周期的规律,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才能最终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3.4重视文档的写作

软件工程中的瀑布模型严格地规定了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要提交相应的文档。文档不仅记录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大量信息,在软件的开发、维护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时,要求学生遵照软件工程的思想,把文档作为整个设计的指挥棒,记载设计过程的每一阶段完成的目标、任务及技术手段,建立健全毕业设计文档制度,确保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文献综述、译文、任务书、开题报告、选题审题表、中期检查表、设计(论文)正文、答辩记录等各环节教学资料档案完善、规范,实现对毕业设计的全程监控。

4结束语

软件开发论文范文第8篇

一、建立“企业ERP系统”

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已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延伸到通信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运筹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的推广应用不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系统,而是正朝着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方向发展,甚至发展成为不同企业之间跨地区、跨行业相互链接的大网络系统。

通过几年来在基层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所积累的经验,要想实现真正的财务管理现代化,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ERP系统”。通过把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企业内部综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在业务量比较大的几个部门建立独立的资源子网。比如:财务管理信息子网、物资管理信息子网、生产管理信息子网等。各子网要以财务资源子网为中心,通过网间联合与财务管理局域网相连接,其它部门可采用电信线路用单机挂接方式或者通过光缆与财务管理局域网连接。同时,制定一套“财务管理局域网管理规范”,规范各资源子网的数据结构、操作规范,安全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确保“企业ERP系统”运行畅通无阻,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资源共享。

二、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开发更具实用性的会计软件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财务部门使用的会计软件,一种是外国公司开发的经过汉化的会计软件,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设计的,适用于西方资本主义管理体系,而不适用于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国内企业开发的商品化会计软件,这种软件由于受知识产权的影响,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商品化软件维护起来比较麻烦,使用它势必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当然后一种商品化软件是由各方面专家共同开发的,软件比较规范、功能比较齐全、操作也相对简便,而且软件实施周期短、见效快,因此,对于缺乏软件开发队伍的单位采用商品化软件是比较明智的。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同行业之间组织力量开发适用于某行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行集中开发、集中管理和维护,共同使用,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而且行业之间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共上级部门可直接进行汇总处理,而不必再开发专用的汇总软件,这是我们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既经济又适用的捷径。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财务会计知识,建立一套科学的财会综合管理体系和会计电算化软件发展规划,采用在行业内部或同行业之间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建立行业计算机技术开发公关小组,开发适合行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各财会部门推广应用。达到集中开发共同使用的目的,缩短软件开发应用的周期,同时在应用管理上也可纵观全局,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一套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长远发展规划。走出仅限于统计报表管理和数据存储管理的初级探索阶段,向大规模数值计算的专用软件、面向问题和过程分析及判断推理的高层次软件综合开发阶段迈进。由单机单用户、联机终端网络向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络结构,更大程度地共享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辅助管理专家系统和智能系统,使计算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向更广泛更深层次发展。为企业领导和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情报,编制出合理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报表及财务报表。有效地控制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浪费,加快资金流通,降低资金占用消耗和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创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以自己的软件开发队伍为中心,实现企业自己的智能化信息与专家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路子。

三、搞好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关键是应用,特别是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决定本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水平,他们中有多少人会使用计算机,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工作,甚至有多少人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机软件编程工作都对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会计电算化工作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必须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全员管理就是动员企业内部从事各项管理工作的工程师、会计师、管理师、统计师、会计员、技术员及一般管理人员等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肘,协同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人员一起研究学习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和其它管理科学的知识,应用计算机去从事各项管理工作。把计算机同现代化的管理科学融合在一起,培养出大批能从事多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一个企业内部全体上下相互协作,同心协力的全员学电脑、用电脑的局面,让更多的人去学习计算机知识,用学到的知识去为管理服务,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新晨

通过几年来从事基础管理工作的经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要想在管理工作中有所发展,首先要从领导开始转变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科技信息和开发信息资源的重要性,经常参加计算机技术展示会和计算机操作培训班,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不仅能简单操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作计算机,而且要能开展一些简单的编程工作,提高他们对计算机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及其在管理工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促使他们在这方面下大力气、舍得投资,为应用计算机技术打下可靠的经济基础。其次组织更多的管理人员采用拉出去或请进来的方法,或与其它技术实力雄厚的单位、科研院校联合起来,开发出经济实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鼓励企业职工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去学习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编程技巧,提高上机操作的水平,甚至参与一些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工作。同时要求从事计算机专业的编程人员,在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注重基础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掌握多

友情链接